2018/3/22 10:41:55 查看:

近年来,从3D打印假肢、矫形器、牙齿到3D打印心脏、心脏支架和瓣膜等,3D打印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的例子层出不穷,正在重新定义着医疗行业未来,也为许多患者带来福音,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的问题。

  目前,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在解剖模型、骨科、康复辅助设备、口腔、再生医学和生物打印等方面。据SmarTech,预计到2024年3D打印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96.39亿美元(3D打印骨科植入物市场81.2亿美元)。数据表明,3D打印骨科植入物占据大半江山,成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。此外,3D打印在医疗领域得以快速发展,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。

  借政策东风,3D打印在医疗领域得以广泛应用

  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CFDA)注册批准了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——人工髋关节产品以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7-2020年)》的通知,将“3D打印+医疗”内容列为重点任务之一等这些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。足以看出国家在鼓励创新、支持3D打印医疗发展方面的重大决心以及肯定,而在政策的支持下,3D打印在医疗领域得以广泛应用,而且不断开发和拓展其深度。

  3D打印在医疗领域能给患者带来哪些福音?

  1、能够个性化定制,助力精准治疗。

 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,就拿换牙来说,牙齿通常情况下由统一标准下制作出来=,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每位病人的拔牙窝,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和时间,而3D打印牙齿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“私人订制”,创伤小,手术操作简化,给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定制医疗方案。

  2、周期短,降低医疗成本。

  3D打印制造工艺流程短、全自动、可实现现场制造,因此,制造更快速、更高效,能够实现“一体化”治疗,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,为患者减轻负担。

  3、3D打印绕开了复杂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问题。

  只要将设计好的图样发送到打印终端,3D打印机就能在离医院较近的距离内进行生产。这对物流渠道不发达的新兴市场,以及处在边远地区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。

  总得来说,3D打印益处颇多、前景广阔,也正在改变着医疗手段和模式,帮助很多患者重新回归到健康生活。